「漂與留的羈絆」 連結漂泊與在囚 ——「漂留寄」專訪
圖:Meow
社運過後,有人離港,有人在囚。曾經同一片天空下的,如今一牆之隔,甚至相距數萬公里,手足之情該如何轉達,怎樣能夠陪伴在側呢?
過去不少組織召集「寫信師」,為牆內提供最真切的關心和慰問。然而伴隨移民潮來襲,加上各種生活上的繁忙,寄往牆內的信件續漸減少。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,在囚人士困於牆內彷彿漸被淡忘。
由移居台灣的港人成立「漂留寄」,以「漂與留的羈絆」為中心思想,為漂泊在外的港人與在囚人士連在一起,透過書信傳達充滿溫度的慰問及支持。「漂留寄」除了為海外港人收集信件轉寄香港,更不時提醒港人箇中意義,盼大眾能培養出寫信習慣,以文字連結彼此。
「漂留寄」Peter仔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在台灣已經常幫忙及照顧同路人,素來將同路人放於首位,但並非每位能平安離港,眼見社運人士陸續被捕、還柙、判刑、在囚,內心實在非常內疚心痛。Peter仔認為流亡的、移民的、甚至留下來的人,情況總好過在囚的人,所以覺得要堅持寫信寄往牆內,別讓身陷囹圄的同路人感到被遺棄。過去Peter仔曾嘗試舉辦寫信寫咭等活動,發現大眾對此缺乏動力,或許當中牽涉各種原因,因移民因生活而卻步。然而當中留意到不少人只是不知該將信件寄往哪裡,便靈機一觸想到做多一步,幫一眾有心人士寄信,再於香港進行處理及配對,好讓大眾單純地寫好信件,後續的事就放心交由「漂留寄」處理。
現時「漂留寄」收信點分佈於台灣、英國、德國、挪威,比利時、澳洲及美國等地亦正在籌備中,以便四散在外的港人能輕鬆將心意寄入牆內。可是應付如此大規模的寄信方式,「漂留寄」背後其實只有數名人士處理,主要工作是將信件在寄往香港前作過濾,以免當中涉及敏感內容影響在囚人士。至於郵費方面,由「漂留寄」眾人合力承擔,Peter仔坦言收集信件後以包裹形式寄回香港,大約數百台幣。假設一個包裹內有100封信,總好比100封空郵寄港便宜,成本相對有限。
Peter仔透過留守香港的Lukas得知,有同路人在獄中無人探訪,無人寫信到來的時候,身邊太多懲教人員上前狠狠地將其責罵時,不禁讓同路人漸漸覺得自己因為「做錯嘢」以致入獄,慢慢開始思考:「我係咪真係做錯呢?所以連出面嘅人都唔再關心自己?」Peter仔形容這個情況很殘忍,表示「好唔忍心佢地咁」,覺得每位同路人都應該有人關心,因為做錯的明明是政府。
有人願意寫信卻無處寄,有人渴望收信但無信來,但願「漂留寄」的出現能為在囚人士帶來一番新景象。Peter仔指雖然現時收到的信件不多,但仍會積極舉辦活動及工作坊宣傳寫信的重要性,例如8月28日將會在台灣舉行香港人集會「吾知想點」,以香港的母語廣東話進行集會及放映會,同時推廣寫信給牆內人士,盼能集合眾人之力,盡力將支持和溫暖帶入牆內,相隔但不分地繼續同行。
漂留寄Facebook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iftstayposthk
漂留寄Instagram
@driftstayposthk
你可能也會喜歡
留言
很抱歉,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。
0則留言